唐代长安建筑用瓦。优质筒瓦有大小数种。最大的宽23.5厘米,厚3.1厘米,唇长4厘米,较小的宽15.2厘米和13.4厘米不等。其中大多数经过磨光,呈漆黑色,少数则未经磨制,呈灰色。筒瓦公司解放以来,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唐长安大明宫和青龙寺等遗址中多有发现。覆盖屋顶的陶质建筑材料。呈半筒形,前端有凹凸的瓦舌。个别的筒瓦有瓦钉孔。器表饰较粗的绳纹。器内除素面外,往往有麻点纹、斜方格纹、菱形纹等纹饰。器体长度一般40多厘米,长的可达50厘米以上,直径为11厘米左右。一般为手制或模制,两侧有切割痕迹,舌部经陶轮旋转。整器不够规整,显得较粗糙。但火候高,相当坚硬。筒瓦为阳瓦,覆盖屋顶时,舌端朝上,相互叠扣。它与板瓦、瓦当相配,用于楚国宫殿及其它重要建筑物上,大量发现于楚城遗址中,其流行时代大约为春秋中期至战国晚期。
陶青瓦或于西周初年(公元前1066年)开始用于屋顶,从岐山遗址可见遗存,判断当时仅用于屋脊部分。到了春秋时期的遗址,较多发现板青瓦、筒青瓦、青瓦当,湖北枝江筒瓦表面多刻有各种精美的图案,可知屋面也开始覆青瓦。优质筒瓦早在公元前640年在希腊奥林匹亚兴建的赫拉神庙,是有屋青瓦的建筑物中较古老的,青瓦用黏土烧成。烧青瓦技术很快传遍欧亚。罗马人率先使用砂岩和石灰岩混合制青瓦,12世纪才普遍使用黏板岩。
青砖是粘土烧制的,粘土是某些铝硅酸矿物长时间风化的产物,优质筒瓦具有极强的粘性而得名。筒瓦公司将粘土用水调和后制成砖坯,放在砖窑中煅烧(900℃-1100℃,并且要持续8-15小时)便制成砖。粘土中含有铁,烧制过程中完全氧化时生成三氧化二铁呈红色,即最常用的红砖;而如果在烧制过程中加水冷却,使粘土中的铁不完全氧化(Fe3O4)则呈青色,即青砖。
仿古砖是天然粘土、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工艺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古建筑材料,优质筒瓦具有抗冻、耐酸碱、不剥落、无辐射、耐老化、施工方便、价格低廉等特点,是一种天然绿色环保材料,湖北枝江筒瓦广泛应用于园林、别墅、古建筑、商住楼、宾馆、茶楼、影视城市、城市寺庙、墙壁、道路装饰等领域。仿古青砖的显著特点 :一、透气性强,吸水性强,几千年不会腐烂。 二、是修缮古建筑,收集好产品,体现自我修养。 三、防滑:解决了普通地板防滑、直接高温烧成的缺点。与其他地砖不同,外观效果更立体,即使地面有水,也不易打滑。表面无需抛光处理,摩擦系数大幅度提高。
战国建筑材料。战国时期城市建设日益发达,随之而起的是砖瓦制陶工艺的发展。这时,筒瓦公司几何印纹硬陶的发展,使它成为建筑材料的理想选择。优质筒瓦几何印纹硬陶是在战国时期流行于东南地区的一个品种。这类陶在胎土中含氧化铝较高,需经高温烧制。成后胎骨坚硬,呈灰黑色。战国时期,制造大量硬陶,并在入烧前,在胎体上模印出回纹,米字纹等。几何纹饰,作为建筑材料,同时达到装饰效果。